军事与国防教育
我校入学新生都必须接受到系统的国防教育,经历了严格的军事训练。通过军训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思想和爱校热情,组织纪律性得到了明显加强,培养了吃苦耐劳和顽强拼搏的精神,促进了校纪校风和校园精神文明建设,为部队输送了一批优秀军官,为社会培养了大批的技术人才。历年来多次成功举行大型的阅兵式、分列式和军事科目汇报表演。经过多年的探索实践,军事技能教学和军事理论教学在日益完善中,在教学实施与管理上积累学习其他高校的丰富的经验。在校领导的正确指导下,经过全校各学院和相关部门的共同努力,成功地创立了富有特色的军训教学管理模式。
军事理论课程建设情况:
根据国发[2001]48号文件和教育部、省教育厅相关文件精神,我校把军训工作列入了学校的整体工作计划,军事理论课教学与军事技能训练作为一门必修课列入我校本科生培养计划,纳入了学校的常规教学管理。由教务处和军事教研室统一排课,统一按《国防教育大纲》实施教学、考核与评估。国防教育课共记3.5学分,其中军事理论课36课时(2学分)采用多媒体课堂教学形式;军事技能训练3周(1.5学分)采用校内集中训练的形式。
组织领导机构:校领导和各级部门都非常重视国防教育工作,构建了一个较为完善的工作机构模式,学校成立了由校党政领导牵头的学校军训工作领导小组,配备了一支具有较强战斗力的工作队伍,军训工作由校人武部具体负责,各相关部门积极配合,军事教研室紧紧抓住主要工作环节,认真落实做好军训的各项工作,积极开展军事技能训练和军事理论教学。
课程体系设计和实施:建立以军事理论课和军训相接合的课程体系,基本实现了军事理论课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现代化,通过优化教学过程,构建了师生互动的发展模式。通过建立国防教育课程目标体系,实施国防教育课程和教材的改革。 考核评价机制:军事理论课的考核采用闭卷考试方式,军事技能考核采用个人考核和集体考核与评比相结合的方式,考评项目包括:队列考评、内务考评、射击考评和管理考评等。
师资队伍建设:我校非常重视国防教育师资队伍的建设和培养,几年来共派出3名教师进行了国防教育学硕士学位的学习,军事教研室现有教师4名,其中副教授2名,讲师2名,承担着全校部分军事理论课教学。 军事训练: 军事技能训练时间为3周,实际训练时间21天。主要内容按教学大纲集体组织训练,通过集中军事技能训练,使同学们掌握基本的军事技能和培养各种优秀的品质,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军事技能训练含以下内容:1.思想政治教育 2.革命传统教育 3.队列 4.射击 5.战术 6.行军 7内务 8.国防文化节 9.阅兵 10.分列式 11.表演项目 军事课是普通高等学校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大学生素质的重要措施;是大学生在学习期间履行兵役义务,接受国防教育的基本形式。 军事课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胡锦涛同志关于国防与军队建设的重要论述为指导,按照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要求,适应我国人才培养的战略目标和加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需要,为国家培养高素质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保卫者。 知识模块顺序及对应的学时 中国国防(2课时) 军事思想(6课时) 世界军事(6课时) 军事高技术(12课时) 信息化战争(6课时)